搬家业风向转变 搬家公司新发展模式
编辑作者:上海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 日期:2017-11-14 06:19 浏览次数:
让上海搬家市场的生意争夺战愈发热闹的是,今年上半年,“58到家”、“一号货车”等新兴O2O产品杀进上海,玩的是移动互联网营销招数“搬家前,找我,先来领券”。
“像我单车一天最多能搬4户家庭,双休日和逢八的日子是最忙的。“现在连床都很少搬来搬去了。
大众集团搬家部经理包卫红告诉记者,今年搬家的业务很不错。
和记者聊起来,包卫红也有印象,以往那些整车浩浩荡荡,全部家当都带上的搬家场面越来越少了。
技术活不怕被人抢,愁的是难找壮劳力。现在上海人搬家,往新房子里搬大家具的很少了,大多数人只带走衣物,甚至大家电都少了很多。现在搬家很多地方有电梯,比以前轻松多了,但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做这种体力活的,年轻的劳动力很难找。
稍作准备,汲强开车和工友出发了。到了2013年的时候,搬家起步价已经是350元了,到今年(2015年)已经涨到450元起步。
市场的变化,搬家工人最有体会。
包卫红给记者翻了一下公司近几年的业务报表,现在单位搬家业务已经占了大众搬家40%的比重,个人住家比例基本维持在40%上下,此外公司还有20%的业务来自零售快运。早上8点,汲师傅从三墩的家中出发。
原来,随着住家搬家业务的比例逐渐降低,大众近年接了不少给大单位搬家的单子。汲强,山东大汉,今年43岁,二十多年前进大众公司,做的就是搬家业务。先到位于紫荆花路的大众公司门店打卡上班。因为上海市政府整治黄标车,很多废旧车辆更新,但过程比较慢,市场集中度就大了许多。整个搬运过程不慌不忙。“互联网+”风口前,各种类型的搬家公司纷纷调整生存策略,努力让自己适应形势活下去。
变迁: 以前瓶瓶罐罐都要搬,现在流行拎包入住
老上海搬家,最信赖的是找大众。而大众在上海积攒了二十多年的口碑,员工有五险一金相对流动性较小,很多都是很有经验的搬家工人,客户认可程度还是不错的。有些家具和家电普通人自己搬运会有比较大的难度,即使自己有车,很多人还是会委托我们来完成。” 汲强说,和十几年前人们搬家比起来,以前的人搬家都是瓶瓶罐罐的什么都要搬过去,很琐碎。这天,公司派给他的单子是从杭师大音乐学院玉皇校区将一些办公家具等搬到转塘新校区。搬家公司从应标开始做准备,所有的医疗器械、住院部乃至病案都一一清点,按照客户的要求妥当地搬送到新地址。”他说。这可是技术活,一般的搬家公司接不了。忙到天黑,顺利收工。”汲强说。过几天,汲强和伙伴们还要把几百台钢琴搬到转塘的音乐学院去。这样一来,搬家工人轻松不少。习惯也好,口碑也罢,这些年不少上海人搬家还是会打电话找大众。“物价涨了人工费也变高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搬家,起步价大概是200多元。现在流行拎包入住,除了贵重的红木家具或钢琴、家电需要搬运的,基本上都是几个软包搬过去就可以了。基本上每年搬家业务的费用都会调一次价,幅度不大。前不久,公司刚给富阳一家医院做了搬迁。由于小的搬家公司没有服务标准,时常打着低价揽客,又坐地起价,整个搬家市场鱼龙混杂,规范程度有待提高。